close
1.作文,說話是一樣的,在承接和轉折的地方最要留心.一句裏邊有幾個詞兒不得當,還不過一句的毛病﹔承接和轉折的地方弄錯了,就把那一段的意思攪糊塗
了.
2.我們心的作用,心理學家分為三種:知情欲.對於一件事物,知是知識,明瞭他是什麼,與別的事物有什麼關係.情是情感,例如喜怒哀樂.意是意欲,想要怎 麼處理事情.
3.情意不經過知識的駕馭,就成了盲目的東西.例如罵人家’畜生’,人家就會真的變成’畜生’了嗎?這些都是單逞情意,不顧知識的毛病.
4.由於這是人家的飯碗,我又何忍奪了人家的捧在自己手裏.
5.戲劇要把某一件事的所有經歷的事情都搬上戲臺上去表演,是萬萬不可能的.
6.復初突然地站起來,激昂地說:’我想128那夜的事情總得編成一幕.士兵激憤的心情,各色居民的不同心理,日本軍隊的驕橫而不中用的情形,都可以在這 一幕表現出來.場面是閘北的寶山路.你們說好不好?’
’好,這一幕非有不可.’樂華擊掌說.
’讓我把它記起來.’錦華改坐到書桌前,從抽屜裏取出鉛筆和白紙,一邊寫著一邊說.’時間,128的夜晚’....
7.把衣服穿在身上,最污濁的就是領袖.由於領袖是容易染污濁的,衣服的領袖如此,社會上的所謂領袖何嘗不是如此?
8.古語說﹔〔同聲相應,同氣相求.〕現在,這一批同聲同氣的人成了群結了黨了.
9.慧修忽然仰起鼻尖說:’志青,你聞,什麼香氣,濃極了.’
志青嗅了一下,會心地微笑,說:〔什麼地方的木犀花開了.〕
10.振宇仍是搔著頭皮.復初坐在振宇背後,用手輕輕推他起身,在他面前的會修也回頭向他使眼色,催他快上講台去.全教室的人都把注意集中到他一人身上 了.過了好一會兒,他才慢慢地立起身來走到講台上.
振宇上了講台之後,就態度一變,不再扭扭捏捏了,他很爽朗地開起口來.
11.文章的好壞,可從三方面來觀察,一是文法上有無毛病,二是用詞適當與否,三是思想的新鮮,正確,豐富與否.
12.大家聽了振宇的話,才明白他進步的由來,不禁暗叫佩服.在這番談話上,振宇對於其他的同學儼然取代了先生的地位,全堂肅靜的如王老師在講話.樂華甚 至於暫時忘了在戰亂區域中的父親的事情.
13.什麼時地該穿什麼衣服,和文字中什麼意思該用什麼詞,情形相似.富人四季穿衣,窮人衣穿四季.
14.王老師含笑對著振宇看了一會,即轉向大家說道﹔〔振宇的話很有道理,可以供大家參考,讓我再來略加補充.〕
15.有了中心思想,有了材料,不一定就能寫的出文章,第一步須把材料分別選擇,尋出材料與材料的關係,使成為若干組,某組材料該怎樣用,用在何時何地, 非自己仔細佈置不可.
16.文章裡面,背景的功用就是讓事物的情味表現的更明顯.
17.枚叔誠懇地說,把上身湊近樂華,眼光直注著他晶瑩的眼淚.(注意晶瑩一詞,用的極佳.)
18.無論幹哪一種勞動的人都有受教育的機會,社會便將健全得多.
19.小說的作者還得留意時令,然後自然景物,人事季節才能和敘述到的故事相應.否則便要鬧出夏天開梅花,冬令收麥子的笑話來了.
20.小說的人物在同一件事情上不須有著不同的反應,必須始終一貫,即使高興的變成消沉了也須有可能的因由,無緣無故的亂變是不容許的.
21.錦華爽然地說:’....’
22.必然從故事中間可以看出很多和一般人生有重大關係的意義,所以那是一個宜於寫小說的題材.錦華領悟地道:{有道理.}
23.小說和敘述文最大的差別在於,小說不宜在故事當中,另行把意義說明,那就不是’含’了,如果在故事的過程中,加上許多說書人的意見,那麼這是一篇屬 於議論文的範疇.
24.因此小說的作者應該要將他所表達的意義寄託在故事的敘述,讓人家看懂之後,自然領悟所含的意義是什麼.
25.大家對於振宇的話都在點頭.
"慧修,你所擔任的是句子排列上的注意,請你報告吧."志青繼續執行他主席的職務.
26."大家以為如何?"志青說到這裡,用眼睛去徵求樂滑的意見.
樂華拍手表示讚許,其餘的人也拍起手來.
27."我今天又要替王老師教國文啦!哈哈!"李老師用了笑聲把自己的話作一結束.
28.繪畫和文章都能夠表現印象,好的文章功效比繪畫大是因為繪畫只能夠表現靜態,而文章能兼表現動境.
29.振宇聽了李先生的解釋,宛如在胸中開闢了一個新境地.也於字面以外突然生出新趣味來了.
30.李老師好像突然記著了一件甚麼事似地,把那本詞選取到手裡急急翻動...
31.鹧鵠的叫聲不是’行不得也哥哥’嗎?(注意鳥叫聲的暗示)
32.熟讀了這一部,就可記得一百個常見的曲調和一百首好詞,很經濟.(注意’很經濟’這用法)
33.接著是一陣的爭辯,直到鈴聲響了,兩人才各顧各地走了出來.其實圖書館裡面沒有第三個認識雙方的人,所以這件事情沒有被傳開,而成了學校裡的當日新 聞.
34.這當兒忽然有一個新的慾望萌生在錦華的心頭:她不但切盼慧修完全看他的詩,並且切盼慧修看透他作詩的心.
35.慧修正想再翻過來看看,忽見父親從室中走來了,便撒嬌地叫聲爸爸.父親新理了頭髮.髮根到頭皮只有一分光景,差不多像個和尚,他舒快地撫摸著自己的 頭頂,走進慧修身旁問道:....
36.他雖然覺得這些問題讓他很繁忙,精神上卻是很愉快的。
一天晚上,夜課完畢之後,樂華正預備和到宿舍裡面去,卻給一個叫做宋有方的同學喊住了。
"樂華,走慢一點,請教你一件事。"
"甚麼事?"樂華轉過頭來,窗外射進來的月光證照在他的臉上。
37。王先生說著就把幾冊筆計交給坐在他旁邊的志清,又比己冊雜技遞給作在他右邊的振宇,依次傳了開來。
38。這些人好比鄉下姑娘見了名門閨秀,自愧相差太遠,個人都不免露出望洋興嘆的神情來。
39。許多人聚在一起,共同辦一件事,派定甲擔任這一職務,派定乙擔任那一項職務,所有的人都派定了,都有了適當的職務可做,這叫做組織。一篇文章正應該 把它看作是組織,每一節就有如團體中的每個人一樣,都有他擔負的職務。
40。王先生讀罷,想起了甚麼似的,昂首凝望窗外點綴著幾點疏星的天空。一會兒,把樂華的書信放在一旁,繼續批閱學生的作文簿。。輕輕的風帶著微寒吹進 來,這種微寒給予人一種清爽的感覺。擺在牆邊的一盆春蘭有三四剪開了,時時有一縷(音驢)香氣打從鼻頭拂過。在這樣清淨的境界中工作著,心和手都極順利, 還不到十點鐘,他已經把十幾本作文簿批閱完了。於是喝了一盞茶,起來往返地走了一陣,再坐下去寫給樂華的回信。
41。知道了論語的大概"輪廓"(這一詞很經典)。
42。只不過有了點文學常識罷了,並不足夠證明他真的懂了文學。
43。如果不懂詞彙的涵義,只需去翻開辭源查閱,因此回答得出這些詞彙的解釋,無異於證明他曾經查過辭源罷了。
44。發見題材並非難事,可是一般人卻不能像文學家畫家似的寫出像樣的作品,這是一般人未曾預備好創作上所需要的手腕之緣故。所謂的手腕指的是文學基礎和 習作上的應用來創作。
45。大文說時,從一袋中取出一本很精緻的小手冊給大家看。
那本小手冊寫得很工整,所抄的文章並不多,尚留一大半空頁,許多人匆匆翻過一下,就交還給大文。
46。關於一部作品,最好要預備許多知識,例如作品的緣起和作者生平。這種知識本身不是鑑賞,卻能做我們鑑賞上的幫助,不可輕視的。
47。王老師的眼光裡流露著熱誠,向全堂同學一個個看望,切盼大家的回答。在衷心深深激動的時候,這種神態是一個最適當的回答,比較用幾個字眼說一句話來 回答切摯的多了。
2.我們心的作用,心理學家分為三種:知情欲.對於一件事物,知是知識,明瞭他是什麼,與別的事物有什麼關係.情是情感,例如喜怒哀樂.意是意欲,想要怎 麼處理事情.
3.情意不經過知識的駕馭,就成了盲目的東西.例如罵人家’畜生’,人家就會真的變成’畜生’了嗎?這些都是單逞情意,不顧知識的毛病.
4.由於這是人家的飯碗,我又何忍奪了人家的捧在自己手裏.
5.戲劇要把某一件事的所有經歷的事情都搬上戲臺上去表演,是萬萬不可能的.
6.復初突然地站起來,激昂地說:’我想128那夜的事情總得編成一幕.士兵激憤的心情,各色居民的不同心理,日本軍隊的驕橫而不中用的情形,都可以在這 一幕表現出來.場面是閘北的寶山路.你們說好不好?’
’好,這一幕非有不可.’樂華擊掌說.
’讓我把它記起來.’錦華改坐到書桌前,從抽屜裏取出鉛筆和白紙,一邊寫著一邊說.’時間,128的夜晚’....
7.把衣服穿在身上,最污濁的就是領袖.由於領袖是容易染污濁的,衣服的領袖如此,社會上的所謂領袖何嘗不是如此?
8.古語說﹔〔同聲相應,同氣相求.〕現在,這一批同聲同氣的人成了群結了黨了.
9.慧修忽然仰起鼻尖說:’志青,你聞,什麼香氣,濃極了.’
志青嗅了一下,會心地微笑,說:〔什麼地方的木犀花開了.〕
10.振宇仍是搔著頭皮.復初坐在振宇背後,用手輕輕推他起身,在他面前的會修也回頭向他使眼色,催他快上講台去.全教室的人都把注意集中到他一人身上 了.過了好一會兒,他才慢慢地立起身來走到講台上.
振宇上了講台之後,就態度一變,不再扭扭捏捏了,他很爽朗地開起口來.
11.文章的好壞,可從三方面來觀察,一是文法上有無毛病,二是用詞適當與否,三是思想的新鮮,正確,豐富與否.
12.大家聽了振宇的話,才明白他進步的由來,不禁暗叫佩服.在這番談話上,振宇對於其他的同學儼然取代了先生的地位,全堂肅靜的如王老師在講話.樂華甚 至於暫時忘了在戰亂區域中的父親的事情.
13.什麼時地該穿什麼衣服,和文字中什麼意思該用什麼詞,情形相似.富人四季穿衣,窮人衣穿四季.
14.王老師含笑對著振宇看了一會,即轉向大家說道﹔〔振宇的話很有道理,可以供大家參考,讓我再來略加補充.〕
15.有了中心思想,有了材料,不一定就能寫的出文章,第一步須把材料分別選擇,尋出材料與材料的關係,使成為若干組,某組材料該怎樣用,用在何時何地, 非自己仔細佈置不可.
16.文章裡面,背景的功用就是讓事物的情味表現的更明顯.
17.枚叔誠懇地說,把上身湊近樂華,眼光直注著他晶瑩的眼淚.(注意晶瑩一詞,用的極佳.)
18.無論幹哪一種勞動的人都有受教育的機會,社會便將健全得多.
19.小說的作者還得留意時令,然後自然景物,人事季節才能和敘述到的故事相應.否則便要鬧出夏天開梅花,冬令收麥子的笑話來了.
20.小說的人物在同一件事情上不須有著不同的反應,必須始終一貫,即使高興的變成消沉了也須有可能的因由,無緣無故的亂變是不容許的.
21.錦華爽然地說:’....’
22.必然從故事中間可以看出很多和一般人生有重大關係的意義,所以那是一個宜於寫小說的題材.錦華領悟地道:{有道理.}
23.小說和敘述文最大的差別在於,小說不宜在故事當中,另行把意義說明,那就不是’含’了,如果在故事的過程中,加上許多說書人的意見,那麼這是一篇屬 於議論文的範疇.
24.因此小說的作者應該要將他所表達的意義寄託在故事的敘述,讓人家看懂之後,自然領悟所含的意義是什麼.
25.大家對於振宇的話都在點頭.
"慧修,你所擔任的是句子排列上的注意,請你報告吧."志青繼續執行他主席的職務.
26."大家以為如何?"志青說到這裡,用眼睛去徵求樂滑的意見.
樂華拍手表示讚許,其餘的人也拍起手來.
27."我今天又要替王老師教國文啦!哈哈!"李老師用了笑聲把自己的話作一結束.
28.繪畫和文章都能夠表現印象,好的文章功效比繪畫大是因為繪畫只能夠表現靜態,而文章能兼表現動境.
29.振宇聽了李先生的解釋,宛如在胸中開闢了一個新境地.也於字面以外突然生出新趣味來了.
30.李老師好像突然記著了一件甚麼事似地,把那本詞選取到手裡急急翻動...
31.鹧鵠的叫聲不是’行不得也哥哥’嗎?(注意鳥叫聲的暗示)
32.熟讀了這一部,就可記得一百個常見的曲調和一百首好詞,很經濟.(注意’很經濟’這用法)
33.接著是一陣的爭辯,直到鈴聲響了,兩人才各顧各地走了出來.其實圖書館裡面沒有第三個認識雙方的人,所以這件事情沒有被傳開,而成了學校裡的當日新 聞.
34.這當兒忽然有一個新的慾望萌生在錦華的心頭:她不但切盼慧修完全看他的詩,並且切盼慧修看透他作詩的心.
35.慧修正想再翻過來看看,忽見父親從室中走來了,便撒嬌地叫聲爸爸.父親新理了頭髮.髮根到頭皮只有一分光景,差不多像個和尚,他舒快地撫摸著自己的 頭頂,走進慧修身旁問道:....
36.他雖然覺得這些問題讓他很繁忙,精神上卻是很愉快的。
一天晚上,夜課完畢之後,樂華正預備和到宿舍裡面去,卻給一個叫做宋有方的同學喊住了。
"樂華,走慢一點,請教你一件事。"
"甚麼事?"樂華轉過頭來,窗外射進來的月光證照在他的臉上。
37。王先生說著就把幾冊筆計交給坐在他旁邊的志清,又比己冊雜技遞給作在他右邊的振宇,依次傳了開來。
38。這些人好比鄉下姑娘見了名門閨秀,自愧相差太遠,個人都不免露出望洋興嘆的神情來。
39。許多人聚在一起,共同辦一件事,派定甲擔任這一職務,派定乙擔任那一項職務,所有的人都派定了,都有了適當的職務可做,這叫做組織。一篇文章正應該 把它看作是組織,每一節就有如團體中的每個人一樣,都有他擔負的職務。
40。王先生讀罷,想起了甚麼似的,昂首凝望窗外點綴著幾點疏星的天空。一會兒,把樂華的書信放在一旁,繼續批閱學生的作文簿。。輕輕的風帶著微寒吹進 來,這種微寒給予人一種清爽的感覺。擺在牆邊的一盆春蘭有三四剪開了,時時有一縷(音驢)香氣打從鼻頭拂過。在這樣清淨的境界中工作著,心和手都極順利, 還不到十點鐘,他已經把十幾本作文簿批閱完了。於是喝了一盞茶,起來往返地走了一陣,再坐下去寫給樂華的回信。
41。知道了論語的大概"輪廓"(這一詞很經典)。
42。只不過有了點文學常識罷了,並不足夠證明他真的懂了文學。
43。如果不懂詞彙的涵義,只需去翻開辭源查閱,因此回答得出這些詞彙的解釋,無異於證明他曾經查過辭源罷了。
44。發見題材並非難事,可是一般人卻不能像文學家畫家似的寫出像樣的作品,這是一般人未曾預備好創作上所需要的手腕之緣故。所謂的手腕指的是文學基礎和 習作上的應用來創作。
45。大文說時,從一袋中取出一本很精緻的小手冊給大家看。
那本小手冊寫得很工整,所抄的文章並不多,尚留一大半空頁,許多人匆匆翻過一下,就交還給大文。
46。關於一部作品,最好要預備許多知識,例如作品的緣起和作者生平。這種知識本身不是鑑賞,卻能做我們鑑賞上的幫助,不可輕視的。
47。王老師的眼光裡流露著熱誠,向全堂同學一個個看望,切盼大家的回答。在衷心深深激動的時候,這種神態是一個最適當的回答,比較用幾個字眼說一句話來 回答切摯的多了。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